春光明媚,晴空万里。近日,首批校园研学团队来校,开展“传承匠艺,育见未来”非遗职业体验研学活动。此次活动通过职业体验与互动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带领青少年学员亲子家庭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当天,研学团首先体验了青岛和合手造馆,文旅学院学生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了馆内八大工艺门类的非遗传承。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互动,对非遗文化充满兴趣。作为山东省首个高校手造馆,青岛和合手造馆自2022年建成以来,累计接待参观、研学人员3000余人次,2023年被评为青岛市第四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于2024年入选山东省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
在职业体验环节中,学员们化身“小小非遗传承人”,在珠宝学院王的琛老师指导下,学习金箔葫芦的制作过程。从打磨、调形到上胶、贴金,学员们学习了传统贴金工艺的各个工序,并搭配非遗绳艺,制作出了寓意“福禄满满”的金箔葫芦。这一环节不仅让学员们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也让他们对非遗传承人的职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随后,学员们来到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教室体验胶州秧歌。胶州秧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与传媒学院刘舒璐老师详细介绍了胶州秧歌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小学员们兴致勃勃地学习了秧歌的基本体态、扇子技法及步伐,并分组练习了秧歌组合片段。学员们集体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赢得了在场嘉宾的热烈掌声。这一环节不仅让学员们体验到非遗表演艺术的魅力,更使他们深入了解了非遗表演的内涵与价值。
在活动的最后,工作组为学员们颁发了研学证书。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传承和发扬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期待学员们以此次研学活动为起点,深入探索非遗技艺的精髓,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积极投身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非遗主题校园研学活动。文旅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协同全校各处室、学院,结合学校特色,打磨研学产品,开发主题课程,做好市场开发,努力将校园研学打造成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